返回

香江:开局一百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大魔王万达上线(4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象,

    3月,方鹤轩动员公司上下执行一项新的收购计划——上市公司淘化大同。

    1971年,和记国际又成立了和记地产,专门开发旗下很多子公司的闲置地皮。

    这样长的投资回报周期,即使方鹤轩也没法承受。

    1970年,和记国际以德惠宝洋行为主体成立了和宝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会拿出有一点分量的地皮,但不会是地王级别的地皮。

    而黄埔船坞还将旗下的船坞、船舶修理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成立联合船坞有限公司,并在青衣岛修建新型船坞。

    此时,这家上市集团已经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有传言说它随时都可能倒闭关门。

    二,这块地的位置极佳,以后除了地王,再也难买到这么好的地段;

    三,给港府捧场,方便万达以后参加更多的拍卖活动。

    李建隆直接放话,万达一定会拿下淘化大同,某些公司还是不要不自量力。

    地产和地皮肯定会交给万达来经营和开发,这点毋庸置疑。

    拍卖会场安排在了中环文华东方酒店的一间超大宴厅里。

    方鹤轩都有点迷恋这完美的通幽曲径了,

    他觉得这么好用的玩具,应该能多玩很长时间。

    ······

    方鹤轩应付完记者,笑呵呵的走上前去,和几位鼎鼎有名的大佬握手打招呼。

    不过,当老板的没有让给员工太多摸鱼的机会。

    这是一家食品饮料公司,主要生产调味品、果汁汽水等,还有自己的纸制品制造与包装工厂。

    由于1928年于香港成立之初就在九龙购入了大量地皮建造工厂,

    所以淘化大同与其说是食饮公司,还不如说它是一家有潜力的地产公司。

    至于其他的非地产业务,他完全不懂,属于搂草打兔子。

    如果方鹤轩不动手,它会在今年8月正式被恒隆地产收购75.6%的股份,彻底成为恒隆的子公司。

    这就是汇丰手上握有9000万股和记国际股票的历史背景了。

    自此,黄埔船坞也被和记国际这位大股东要求搞多元化发展。

    方鹤轩旗下的产业和汇丰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足足又收购了7027万股,总共花了8.5亿港币,平均收购价是12.1港币/股。

    78年第一步收购“淘大工业村”时,恒隆就想着后面再进一步吞下淘大,

    但没想到不知哪个石头缝里蹦出个孙猴子,将香港的地产业搅得翻天覆地。

    但现在,他亲自塞一个女人进公司演戏,傻子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家公司旗下还有和惠康超市齐名的百佳超市。

    因此,他大概会要求分到屈臣氏(包括百佳超市)、汽车销售业务(不止香港,国外也有业务)、葵涌货柜码头(方便旗下产业进出口)、部分地产以及大量地皮。

    那时候,他俩加起来超过55%,可以算是基本掌控了和黄。

    这块地皮在后来建起了中环知名大厦——远东金融中心。

    像长江实业、恒基地产、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恒隆地产、太古地产、置地、信合地产等知名地产商,

    都表示要参与此次盛会。

    他微笑的朝旁边向他打招呼的人群点头致意,颇有一种大佬气质。

    梦工厂的员工也很意外,老板两年来几乎没什么绯闻缠身,最多就是传言他要当澳门女婿。

    1973年,和记国际还先后收购了安达臣集团、大亚石业、海港工程、会德丰纺织等公司。

    但万达地产出到了9.6亿港币,信合地产坚持不住,只能退出竞争。

    使得原本想要从香港股市泵水来维持集团在海外投资的计划遭受重大打击,集团的财政状况也开始恶化。

    但万达带给人们的惊讶还远不止于此。

    “呵呵,实话告诉李生,我手上已经掌握了超过三成的股份,花了我9个多亿港币。”

    港府知道,自己手中捂着的地皮正是卖出高价的好时机。

    从地产商的角度来看,从拍下地皮到建筑落成,这中间可能会持续5-10年的时间。

    但拿下后,如何瓜分,方鹤轩也在心里仔细琢磨了很久。

    突然,大厅外面响起了人群呼喊的嘈杂声,接着就看到宴厅的大门从两边被打开。

    接着,1974-1975年度,和记国际的财报披露其亏损了1.29亿港币。

    至于黄埔船坞,它在1969年被和记国际收购了30%的股权,算是和记国际的联营公司。

    他不知道李嘉诚当时已经掌握多少和黄股份,但从1月底到现在7月份,

    既然是让她来香港发展,自然就要安排好人家的出路。

    地产公司也知道港府的用意,当然要给面子参与这场拍卖活动。

第92章 大魔王万达上线(4K)(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